网站首页 科普工作站 科学辟谣 应急科普 荆楚科普大讲堂 科普游楚天 科普微直播 科学大观园 健康咨询吧 科普100问 科学竞技场
当前位置:科普湖北云 > 科学大观园

智慧城市

发布时间:2018-07-11 15:35 来源:荆楚网

智慧城市的起源
  关于智慧城市的起源,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存在差异。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智慧城市起源于IBM公司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智慧城市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Graham、Marvin和Mitchell的开创性工作奠定了智慧城市的两大理论基础。
  Graham和Marvin在其合著的《电信与城市》中指出,当代(指20世纪90年代)城市不仅是由密集的高楼大厦、立体交通网络堆积而成,也不仅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而存在,城市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网络中心的功能需要被(城市规划者)考虑,即时电子信息将充盈城市之间和城市内建筑物之间的所有空间,支撑城市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Graham 和 Marvin的研究,为理解快速变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对于城市的影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此,很多学者着手研究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关系,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麻省理工学院Mitchell教授认为当前(20世纪90年代)正在全球兴起的数字网络是一种能极大地改变城市面貌的基础设施,这一全新的基础设施将产生新型的社会关系,以此为基础,一种更加智慧化的新型城市将得以创建。他在其所著的数字城市三部曲《比特之城》、《伊托邦》、《我+ +:电子自我和互联城市》中,深入探讨了数字网络对未来城市生活的影响,系统阐述了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新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内涵与意义。 

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
  “智慧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它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管理和运行体制的一次大变革,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并提供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调控手段,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调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此外,“智慧城市”还将更好地体现出现代城市“信息集散地”的功能,意味着城市功能全面实现信息化更好地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呈现新的动向,“智慧城市”发展轨迹日渐清晰。在这一背景下,涌现出了“智慧城市”相关的多种概念,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智慧城市,同时结合城市的历史与现实情况对智慧城市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智慧城市的特征
  根据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认为智慧城市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指标体系来体现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1.智慧城市幸福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幸福指标用来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它既体现了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体现了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同时人们的幸福感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与幸福水平的指标工具,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这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本体幸福感和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通过智慧城市来提高人们对幸福的感受,这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其智慧城市幸福感特征主要体现在社会治安、消费和住房、民生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健康、教育和文化就业和收入等方面。
2.智慧城市管理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管理指标用来衡量城市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果,其作用在于评价中国城市管理水平,检查存在的问题,提供城市管理指南。城市管理指标不仅可以衡量城市之间在总体管理效率水平上的差异,也可以衡量城市之间在经济效率、结构效率、社会效率、人员效率、发展效率、环境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有助于加强城市的全面管理,确保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智慧城市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其智慧城市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城市综合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应急指挥管理、节能减排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社会管理、社区管理、企业经济转型与服务等方面。
3.智慧城市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社会责任指标用来衡量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该承担的权益责任、环境责任、诚信责任以及和谐责任。社会组织应该提出以一种正外部性的方式经营和管理。如果一个组织不仅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力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就可以被认为是具有社会责任的组织。对于政府而言,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提高政治文明、传播城市形象以及对权益责任的维护等方面。
  通过智慧城市来提高社会责任,这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其智慧城市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权益责任、环境责任、诚信责任、社会责任、和谐责任等方面。

智慧城市的发展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和集成应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突破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是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成果在智慧城市中推广应用共同开展的一项示范性工作,旨在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城市技术与标准体系和解决方案,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随着世界大部分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地区,水、电及交通等关键城市系统已不堪重负、几近崩溃。对城市居民而言,智慧城市的基本要件就是能轻松找到最快捷的上下班路线、供水供电有保障,且街道更加安全。如今的消费者正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希望在城市负担人口流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数字科技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市政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三是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人文型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是主流,管理型智慧城市受到高度重视,人文型智慧城市的研究、规划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对智慧城市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技术和管理不是智慧城市发展的目的,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才是智慧城市的根本。
  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 “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首批试点工作在全国共选择了20个城市,其中副省级城市9个。其中山东省共有两座城市入选,分别是济南和青岛,其余18座城市分别为南京、无锡、扬州、太原、阳泉、大连、哈尔滨、大庆、合肥、武汉、襄阳、深圳、惠州、成都、西安、延安、杨凌示范区和克拉玛依。
  从整体上看,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正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中。在这个背景下,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战略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和中长期规划。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和完善政府引导,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二是在硬件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以科技型智慧城市的升级为核心,以盘活既有资源和适当投入为重点,加快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三是在管理上,以管理型智慧城市为中心,重点是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与平台,实现大数据的综合利用,提升智慧城市的服务能级。四是在人文上,与人文城市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联系,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质量,促进宜居化生活环境建设,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

编辑:四川纵横六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