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科普工作站 科学辟谣 应急科普 荆楚科普大讲堂 科普游楚天 科普微直播 科学大观园 健康咨询吧 科普100问 科学竞技场
当前位置:科普湖北云 > 科学大观园

工业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12-21 21:21 来源:荆楚网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它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 工业互联网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可以帮助制造业拉长产业链,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效率,推动整个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还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融通发展,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跨越发展,使工业经济各种要素资源能够高效共享。

工业互联网的背景

  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与推广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概念的提出与宣传阶段。2012年底,通用电气(GE)发布《工业互联网:2012年以来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与机器的界限》白皮书,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数据、硬件、软件与智能的流动和交互。实际上就是通过先进的传感网络、大数据分析、软件来建立具备自我改善功能的智能工业网络。此后,GE欲在三年内投入15亿美元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研发,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在美国、中国等市场推广工业互联网理念,期待各界认同并加入到这一模式的应用推广中来。二是2014年以来工业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推广阶段。2014年3月底,AT&T,Cisco(思科)、GE,1BM和Intel(英特尔)等5家企业联合宣布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 IIC),意在建立一个致力于打破行业、区域等技术壁垒,促进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的全球开放性会员组织。目前,该联盟的成员已从一开始发起成立的5家企业扩展到170家(截至2015年6月20日),涵盖了大型和小型技术创新者、垂直市场领导者、研究人员、大学和政府部门,以及从事硬件、软件、服务、咨询等业务的跨国企业,如微软、惠普、埃森哲、赛门铁克、美国国家仪器、富士通、日立、华为等。2014年10月,GE在上海发布《未来智澎白皮书,提出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和全球智慧是催生新一轮工业变革、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的三大核心要素,并展示出其正应用工业互联网提升医疗、航空、能源、水处理、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的生产运营效率。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国内一直都有,而非仅仅是舶来品。 伴随着这样的发展,三种元素逐渐融合,充分体现出工业互联网之精髓:

  智能机器:以崭新的方法将现实世界中的机器、设备、团队和网络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软件应用程序连接起来。

  高级分析:使用基于物理的分析法、预测算法、自动化和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及其他关键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来理解机器与大型系统的运作方式。

  工作人员:建立员工之间的实时连接,连接各种工作场所的人员,以支持更为智能的设计、操作、维护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与安全保障。

  将这些元素融合起来,将为企业与经济体提供新的机遇。例如,传统的统计方法采用历史数据收集技术,这种方式通常将数据、分析和决策分隔开来。伴随着先进的系统监控和信息技术成本的下降,工作能力大大提高,实时数据处理的规模得以大大提升,高频率的实时数据为系统操作提供全新视野。机器分析则为分析流程开辟新维度,各种物理方式之结合、行业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信息流的自动化与预测能力相互结合可与现有的整套“大数据”工具联手合作。最终,工业互联网将涵盖传统方式与新的混合方式,通过先进的特定行业分析,充分利用历史与实时数据。
工业互联网是指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它通过智能机器 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

  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从两个方面理解:

  1、从制造业看:当前中国制造产值世界第一,中国制造门类齐全自成体系,中国市场高度统一高度融合。但是近几年中小制造业生存困难,转型需求迫在眉睫。

  2、从互联网看:中国互联网应用世界第一,5G技术及商用世界第一,云计算技术世界前列,人工智能在第一阵营。中国有最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及数量最多的网民,人们有对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抱有极大的参与感和包容。

  以上两个基本条件决定了我们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极大优势,我们国家会基于上述条件走出一条自己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之路。这个是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具备条件的“天然门槛”。

工业互联网的实质

  首先是全面互联,在全面互联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流动和分析,形成智能化变革,形成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 互联是基础,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系统的各种元素互联起来,无论是机器、人还是系统。

  互联解决了通信的基本,更重要的是数据端到端的流动,跨系统的流动,在数据流动技术上充分分析、建模。伯特认为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是在互联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流动和分析,形成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

  这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理,比现在的互联网更强调数据,更强调充分的连接,更强调数据的流动和集成以及分析和建模,这和互联网是有所不同的。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要有数据的流动和分析。

  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持续拓展基于Predix以及Predix.io两大基础。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工业互联网,我们所描绘的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当然是分步骤实现,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我们发现既有远期的对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近期我们已经有大量的实践,已经有大量推进,那么他们会怎样地改变?从左边我们看到会从孤岛工业各个环节,过去是相互之间难以贯通,从局部的互联、局部的智能化走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业将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应用也会由浅入深,从开始少量的应用到更深入的大型的机械设备,逐步地深入之后,可能会用很多很多的传感器,我们要有更多的信息对它进行感知,从易到难、从低到高,这是一个过程,它对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对我们的工业企业、制造企业是不一样,由于互联网这个平台会聚了众多的成千上万的、上百万的企业和几十亿的用户,它可以非常快速地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很多现在的实践都是这样,比如说找钢网就把生产钢和需求钢的企业联合起来,很多例子都是把供需精准对接的。

  还有制造业服务化,这个远程监控,内制的模块可以对它进行远程监控,最难的环节肯定是在制造环节,在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也将逐步实现,在工厂内怎么样提高工厂内设备的利用率,在车间局部层面怎么实现智能化,在工厂外一些网络工厂中,整个智能制造也好、工业互联网也好,它是从两端逐步地,有的是从制造环节,制造企业本身这方面,有的是互联网方面,有的是相互的结合,它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引起了非常高的重视,中央下发之后地方都非常积极,怎么看这个趋势呢?首先,它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跨界融合,我们原来说互联网的时候都说跨界融合,但是它的跨界只是在信息工业领域中的跨界,而现在它跟各行各业之间将实现融合,这种跨界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它将重塑工业和互联网的生态。在这当中由于跨界,协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实现空间互联网,你只有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是没用的,因为你跟工业的结合,你对工业了解,你没有工业互联网相关的互联网通讯、大数据,也是无法发挥作用的,所以合作和协同非常重要。

编辑:四川纵横六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