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科普工作站 科学辟谣 应急科普 荆楚科普大讲堂 科普游楚天 科普微直播 科学大观园 健康咨询吧 科普100问 科学竞技场
当前位置:科普湖北云 > 科学大观园

SARS

发布时间:2020-01-13 20:27 来源:荆楚网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也称为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于2002年11月开始在广东地区流行,此后相继在香港地区和其他国家陆续报告,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病原体为新的冠状病毒,WHO也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极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因其死亡率高、传染性强,抗生素疗法治疗无效,而受到医学界的密切关注。WHO于2003年3月15日将非典型肺炎正式命名并公布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SARS事件

  世卫组织公布的疫情显示,2002年底到2003年8月,非典全球共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感染人数共8422例,死亡916例,平均病死率为10.8%。2004年,当这场致命疫情最终消退,关于这个未知病毒的溯源研究也随即开始。

SARS病原及传播

  SARS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对人具有强烈的致病性,感染率高,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是危害人类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SARS病人,传播方式主要有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咽来传播,不排除在消化道等其他咽途径传播,人类对SARS冠状病毒没有天然的免疫力,所以人类普遍易感,感染病毒后潜伏期是两到十天,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可以伴有头痛、乏力、关节疼痛后出现干咳、胸闷、气促等症状。

SARS疫情

  在12月最早爆发时,广州市和广东省政府一直没有发布相关讯息,以免引起民众恐慌。到12月底,关于这种"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开始在互联网流传,由于当时不了解病情,相关的评论比较混乱。 12月世界首例病人黄杏初发病后住院,2003年1月2日,河源市将有关情况报告省卫生厅,不久后中山市同时出现了几起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病例,广东省派出专家调查小组到中山市调查,并在1月23日向全省各卫生医疗单位下发了调查报告,要求有关单位引起重视,认真抓好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1月12日起,个别外地危重病人开始转送到广州地区部分大型医院治疗。截止到2月9日,广州市已经有一百多例病,其中有不少是医护人员,这时在广州市发现的该类病例中共有2例死亡。此时国家卫生部对广东发生的病例开始关注,派出由马晓伟副部长率领的专家组于2月9日下午飞抵广州协助查找病因,指导防治工作。

  2月9日开始,有关熏白醋、喝板蓝根能预防怪病的传言兴起,市面上已现抢购端倪。10日,抢购风达到高潮。平时一大包10元以下的板蓝根一下子飙升到三四十元,白醋价格也节节攀升,从10元至80元、100元。就在当日,有摄影记者竟拍到了白醋1000元一瓶的历史照片。

  2月11日,广东省主要媒体报道了部分地区先后发生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情况,报道称:截至2月10日下午3时统计,共发现305例,死亡5例。其中医务人员感染发病共105例,没有一例死亡。305例病人中,已有59人病愈出院,尚未出院的病人都得到有效治疗,情况稳定。死亡的人员中最小的是广州市一名10岁男童,最大的是佛山一名59岁的男性。

  2月11日上午,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广州地区非典型肺炎情况,称所有病人的病情均在控制当中。 强调对于广州千万人口300多人染病是个很小的比例,非典型肺炎只是局部发生,河源中山等市已无新发病例报告。还解释了2月前前阶段没有公布情况的原因是:河源中山等地的患者经过治疗大多已康复或好转没有再发病,非典型肺炎并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而发病人数305例并不算多。负责人强调会按传染病法公布疫情。

  同日下午,广东省卫生厅举行情况通报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市民到公众场所进行正常的活动是不会受到感染的,宣布广东大中小学将会如期开学。专家还指出但从临床角度看,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毒的亚型或变种引起的。对于患者的治疗都是采用"对症下药"的方法。 2003年2月1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全国近期内不会发生大范围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但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小范围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由于疫情尚未充分展现,中国政府在2003年2月之前并没有每日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广东地区的疫情。2月10日中国政府将该病情况通知了世界卫生组织,在最初提供的数据中,只列出广东省的发病状况。一支访问北京的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队也未能进入广东进行调查。这时正值中国春节前后,由于春运的大量人口流动导致了疫情的扩散。比疫情扩散更快的是谣言和恐慌,在江西等地也开始出现了抢购醋和板蓝根的情况。公布当天广东等地出现抢购。

  2月12日,因为认为疫情不严重,中国足球队和世界冠军巴西足球队的友谊赛正常进行,双方战成0:0,现场球迷爆满,超过5万人。 2月14日媒体报道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不大,广州旅游市场淡季不淡。原定2月18日在天河体育场的"2003罗大佑广州演唱会"也没有推迟,演出制作、排练等一切计划都没有变。2003年2月1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已经组织有关专家对从广东现场采回的标本鉴定。称截至当日当地已连续五天无新病例出现,广东省报告病例总数仍然是305例。

  2月21日,染病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退休教授刘剑伦来港出席亲属的婚礼,并入住香港京华国际酒店911号房,并且将疾病传染给另外七名旅客。刘剑伦其后于2月22日往广华医院急症室求诊并在3月4日不治去世。

  2月下旬,一名常驻上海的美国商人在途经香港到达越南河内后确认染病。之后河内当地医院的多名医疗人员也受感染。该病人之后又回到香港接受治疗,但是依然于3月14日去世。常驻河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医生卡尔娄·武尔班尼首先向WHO通报了当地医疗人员的病情,并将该病命名为SARS。这名医生之后也于3月29日因该疾病去世。

  3月5日,出席人大广东代表提出议案,指出传染病预警治疗方面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寻求国际援助。

  3月6日,北京接报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 。

  3月10日,香港最大的两家电视机构---无线和亚视,同时播报一条消息:位于沙田的威尔斯亲王医院透露,在过去的几天内,有10多名医护人员出现发烧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发现该病具有传染性。

  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了全球警告,然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行了另一个健康警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并且成立了一个医护人员的网络来协助研究SARS疫情。该网络包括了一个安全网站来进行X光片研究以及国际电话会议。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该病命名为SARS。

  3月13日,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通报了第一名SARS病例(勤姓台商);但由于处置得宜,除了勤姓台商家属和同事以外并没有发生其他感染。至3月13日,全港患SARS的医务人员增至115人。3月20日,SARS走进社区,有5名年龄在2到15岁的儿童被证实染病。此后,SARS迅速闯入办公楼、学校、公共场所,最高峰日增病例60例以上。就连香港医管局局长何兆炜也难逃此劫,因病入院。

  3月14日,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亲自来到威尔斯亲王医院,看望医护人员,了解实际情况。

  3月15日后,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重呼吸系统困难症(SARS)"的报道,从东南亚传播到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陆续出现了多起非典型肺炎案例。

  3月15日,北大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疑似患者。该名李姓患者年过70岁,从香港探亲回家。后来李姓患者被称为北京毒王。由于最初并不清楚SARS病情,医院没有采取相应严格措施,结果造成该院大量医护人员感染。3月17日,李某被转至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结果在该院又造成大面积感染。一周之内,东直门医院包括急诊科主任刘清泉在内的11位参与过救治的医护人员,全部感染SARS,其中急诊科医生段力军和一名护士不幸殉职。李某因年事已高,病情过于严重,也在3月20日不治身亡。

  3月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卫生部通报了近来有关国家发生的非典型性肺炎的有关情况并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在处理广东非典型性肺炎时所采取的有效措施。3月19日卫生部长张文康会见了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介绍了广东省部分地区非典型肺炎的有关情况。

  3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越南和香港的多家医院只有半数员工正常工作。组织也警告医疗人员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接触病患将有可能染上该疾病。

  3月25日,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因感染SARS逝世,成为第一名殉职的医务人员,并引起极大震动。

  3月27日,港府宣布,禁止探视SARS病人,曾与SARS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士须于10天内每天向指定的卫生署诊所报到,并开始在所有入境管制站实施检疫申报措施。3月27日,宣布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

  3月31日,香港政府隔离了淘大花园的一幢公寓(E座)。该公寓已经有超过100人受到感染。该公寓的居民之后被转移到一个度假中心,当局对公寓进行全面消毒。当局相信,疾病的传播主要与房屋结构的设计有关,有8A病房的病人造访E座时,在单位内使用厕所后,据称有可能通过排泄物或废水传播。这起事件也让人担心,病毒是否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不过WHO之后否认有这种可能性。

  3月31日中国推出了《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并于当天在互联网上公布。称非典型肺炎的病原目前尚不明确但在总结前阶段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的了一个防治技术方案。

  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教授称非典型肺炎的致病源已经成功分离,很可能是一种新变异的衣原体。

  其实在3月2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已经宣布,非典病原体是来自猪的"冠状病毒",但没有引起北京研究者的重视。直到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4月1日,美国政府召回了所有驻香港和广东的非必要外交人员及其家眷。美国政府同时也警告美国公民,除非必要不要到广东或香港访问。瑞士政府也禁止香港厂商参加即将举行的瑞士钟表展,担心病情会扩散到瑞士。4月1日傍晚,700多名淘大居民被撤出,坐着政府提供的小巴,仓皇来到位于西贡和鲤鱼门的两处度假村暂住。

  4月2日,中国政府承诺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全面合作。中国向WHO申报了所有案例。中国广东省3月份有361起新病例,9人死亡。同时,中国的北京、山西、湖南也有人感染。但中国卫生部表示,广东的病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世界卫生组织也进入广东地区了解疫情,并建议游客不要到香港和广东旅行或办公。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到达广东,视察病情并与当地专家讨论疫情发展情况。4月5日下午,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广州会见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五名专家。

  到4月上旬,中国的官方媒体对SARS病例的报导已经开始逐渐增多,不过一般说法都是讲疫情已经受到控制。4月3日,中国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已经到了广东,而在考察北京情况后将北京排除出疫区。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表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国、北京工作、旅游是安全的,他说北京当时SARS病例只有12例,死亡3例,还笑着说,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张文康还指出SARS是指在中国大陆得到有效控制,没有说有效消灭彻底消灭,也没有说在世界各地有效控制和完全消灭。在解释卫生部为什么不通报疫情时说,非典型肺炎并不是法定传染病原不属于必须报告范围;疫情只发生在局部地区,《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由发生疫情的地方政府公布也就是广东省政府。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还指出2月初到4月,广东的各种媒体有关非典型肺炎的报道、有关文章有500多篇,如果记者感兴趣可以请广东省新闻办公室提供文章的目录。 很多人认为张文康的言论对国内外的民众和政府都有很大的误导,总之人们因此对疫情重视程度不够。

抗击SARS

  在隐瞒北京市疫情揭露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国际社会的指责。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协助调查,进一步调查当地疫情发展状况,世界卫生组织在在2003年4月2日进入中国广东省进行协助调查处理。

  4月4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表示,中国各地的旅游安全和健康是完全有保证的,中国仍是"最理想的投资沃土和最安全的旅游胜地"。国家旅游局发出通告:中国一切旅游活动正常进行。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13295号行政命令,将SARS添加到可以违背当事人的意愿进行隔离的疾病名单中。

  4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官员Pekka Aro因SARS在北京去世。

  4月6日上午,为显示已经有效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疫情,由广州市委书记等主要领导带领,聚集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两万名群众开始了广州市春季健身万人长跑活动。

  4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的5名专家结束了对广东6天的考察后抵京。对广东省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4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德国病毒学专家普赖泽尔在北京举行的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说:"广东的经验可以成为中国其它地区,乃至全世界的范例。" 同日,美国发现154起非典型肺炎可疑病例。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加紧对2000余种药物进行筛选,希望能从中找到根治非典型肺炎的药物。

  4月10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通报的"非典"疫情报告是可信的。通报的疫情病例的数字是准确的。截至4月9日,中国大陆共报告非典型肺炎1290例,已经治愈出院1025人,占总病例数的79%。

  4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抵达澳门,了解并指导澳门的预防"非典"工作。同日,世界卫生组织"非典"专家小组专家詹姆斯?马圭尔率领的一个世界卫生组织小组,从11日起对北京市的非典型肺炎流行情况以及防治工作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

  4月12日,正在广东考察工作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深圳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时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关心并全力支持和帮助香港夺取同疫病斗争的胜利。同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参加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医学专家和医护人员。当日,WHO将北京列入疫区。北京邀请WHO的5人专家组参观北京的医疗机构和了解北京的SARS疫情。

  4月13日中国决定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

  4月14日上午,正在广东考察工作的胡锦涛,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察了解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情况。当日,美国科学家宣布绘制出了怀疑与非典型肺炎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图。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通力合作,于15日晚11时成功地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4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加坡、台湾、加拿大多伦多、越南河内及疫情始爆发地区的中国广东省、山西省及香港列为疫区。

  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SARS的致病原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并命名为SARS病毒。

  4月上旬,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退休教授曹某在北大附属人民医院看病,随后感染。在北大附属人民医院看完病后,曹教授又到北大附属第三医院求治,同样由于缺乏对非典病症的了解,被误诊为普通高烧者,又造成该院部分医务人员感染。10个小时之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曹教授症状很像非典。经过北医三院向北京市有关部门请示,患者最终未被确诊为非典。死亡诊断书上写着:呼吸衰竭、肺炎。随后已故教授的妻子住院之后,其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女婿、外孙6人先后发烧入院;在曹教授儿子工作的中财后勤集团,6位员工相继病倒;而曹家所住的中财西塔楼,住户中十几人纷纷中招。到4月28日为止,仅包括曹教授在内的中财教工有19例确诊和疑似病人,其中两人死亡。此外,还有包括曹教授妻子在内的一批相关家属染恙,一位小区电梯工也未能幸免。

  4月17日晚11点半,北方交大计算机学院一位住在交大嘉园B座15层男性学生孙某,因为发高烧被送到学校医院进行检查。孙某是2002级的学生,4月1日在军训时得了感冒,之后多次到医院治疗。由于符合非典四大病征,孙某连夜被送往北京市人民医院,经确诊后迅速被转往专门收治非典患者的北京市温泉胸科医院进行治疗。此时已是4月18日凌晨2点多。4月18日,与孙某同宿舍和隔壁宿舍的学生开始出现集体发热现象。到4月19日,病情开始蔓延,该楼12层一个宿舍出现发烧症状。这是电子学院的学生,与孙某并没有密切接触。北方交大新闻中心主任王想平介绍说:我们后来分析,可能是电梯交叉感染。因为大家共用一部电梯。经北方交大非典预防办公室统计,从4月16日至19日,学校共出现发热症状31人,其中送出医院治疗13人,校医院治疗观察18人,重点监测观察85人。4月20日,北方交大内大量出现低烧患者,疑似病例急增。计算中心一位青年教师被确诊送入西苑医院。

  4月18日,教育部决定将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时间暂推迟到5月底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4月19日,教育部动员外地生"五一"期间不离校回家。教育部要求北京等地高校学生就地学习和生活,发病人数较多地区的高等学校调整教学和学习方式,避免疫情扩散。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之后,高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非典型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潜在威胁,开始全力以赴应对,采取了包括人事任免在内的各种必要的紧急措施。 4月19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式警告地方官员,瞒报少报疫情的官员将面临严厉处分。翌日,该政府再度召开记者会,宣布北京的疫情从原先有所隐瞒报告的37例,突然暴增加至339例。记者会后几个小时,该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宣布撤消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和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党内职务,并提名王岐山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高强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任卫生部部长。

  4月20日,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宣布实行"疫情一日一报制"。北京市公布的非典确诊病例数从前一天的37例增至339例。北京新增病例超过100例,疑似病例增至600人以上。同时宣布,原定于5月1日开始的五一"黄金周"暂停施行一次,确保疫情不会进一步扩散。北京多所高校已经宣布停课。

  4月21日,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被传染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殉职。北京确定首批6家非典定点医院。

  4月22日,北京市急救中心开通10条非典咨询热线。4月22日,北京市打算启用小汤山医院作为防治非典的专门医院。23日建院85年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历史上第一次关门停诊,整体隔离。4月30日小汤山医院启用,北京市SARS病人都进入此医院治疗。

  4月22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鉴于目前非典型肺炎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各地旅游部门近期不得组织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旅游,防止疫情通过旅游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

  4月23日,财政部公布中央财政20亿非典防治基金的用途。4月23日,北京市宣布全市的中小学从24日起停课两周,确保疫情不会在校园扩散。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动用军方力量在北京紧急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小汤山非典医院。同日,世卫组织公布最新统计:截至23日全世界非典型肺炎患者累计为4288人(包括已康复者和部分疑似病人),比上次通报的数字增加了343人。全球2032名"非典"或疑似"非典"患者已治愈出院,251名患者死亡,累计死亡率为5.85%。全球发现"非典"患者的国家和地区仍是27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等都报告了新增患者。

  4月24日,铁道部通知旅客开车前要求退票,可全额退款。4月26日,铁道部要求运输防治非典药物用品必须24小时内到达目的地。5月4日,铁道部要求铁路工程建设系统各单位对现场施工人员建立每日健康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流动。4月29日,民航总局要求对学生于5月7日前购买的飞机票给予全额退票。

  4月24日,台湾台北和平医院爆发封院事件,是台湾第一间因SARS感染而封院的事件。

  4月26日,温家宝在北京市建筑工地超市社区看望群众,中午看望北大学生,与北大学生共进午餐。

  4月26日,民政部与卫生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死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遗体要及时就地火化,不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利用遗体进行其他形式的丧葬活动。

  4月27日,香港特区死于非典人数全球居首,昨日再夺12命,成为全球最多人死于SARS的地方,累积死亡人数高达一百三十三人。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表示,虽然感染人数平隐下降,但香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而疏于防范。

  4月28日,台湾出现第一名因SARS感染而死亡的病例(曾姓病患,赴台探亲的淘大花园住户之弟)。

  4月29日,美国红十字会高级顾问表示:非典不是美国生物武器。针对非典有可能是美国的生物武器这类猜测,美国红十字会国际部的高级技术顾问格拉保尔斯基大夫表示,科学家会调查和研究非典病毒。

  4月30日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非典型肺炎防治场所严禁使用中央空调。

  5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两份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这是首批经过同行评议的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

  5月3日,"钟南山谈非典防治"科教片将向全国公开发行。该片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联合摄制,系目前全球惟一的、最具权威性的有关普及非典防治知识的科教片。全片长度为30分钟(中英文版)。

  5月4日,台湾非典疑似病例暴增 一天之内创下新高。"行政院卫生署"统计,SARS可能病例累计为116例,新增14例中,有12例都与和平医院有关,同时令人担心的是,疑似病例大幅增加82例,几乎是上次统计数的一倍。而整体通报人数已经达到732例,因此"卫生署"再次呼吁要落实居家隔离,否则疫情很难控制。死亡人数仍维持为8人。当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公布全球最新非典疫情报告:截至国际标准时间5日18时整,全球共有非典确诊病人和部分疑似病人6583例,其中死亡461人,痊愈2764人。这3个数字分别比3日统计的数据增加了364例、26人和62人。有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总数30个,美国和欧洲国家至今还没有死亡病例。当日,在台有120宗SARS病例10人死亡。

  在香港有超过1,200人被隔离,新加坡则有超过900人,而台湾则隔离了约15万人(至7月30日止,A级隔离加B级隔离)。加拿大也发布了多份隔离令。新加坡和香港的学校分别停课两到三周。

  5月6日,公安部出台"五不准",确保非典时期运输畅通。不准以防治"非典"为由阻断公路交通;不准在公路的省界交界处实行交通管制;不准在道路上设置路障,阻拦车辆正常通行;不准劝返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准因卫生检疫造成严重交通堵塞。5月6日,《工伤保险条例》颁布。据此,医务人员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感染非典应按工伤对待。北京宣武医院开始收治非典病人。5月6日,虽然香港的个案数字已下降,疫情受控,全街都买到口罩,保护衣物又已足够,中央仍然把支援香港的首批8万件防护服运抵香港。(中新网5月7日电)由国务院统一调拨的一批援助香港抗击非典型肺炎物资──逾八万件﹑共重十四点五吨的防护服,6日下午自浙江杭州起飞,经过两小时运抵深圳机场,将于7日下午经过皇岗口岸运抵香港。北京举行SARS第四次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通报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首次详尽披露小汤山医院情况。 "小汤山医院二部于5月1日收治第一批"非典"病人134人。5月3日收治第二批病人97人,5月4日收治第三批93名病人。目前医院运转正常。"

  5月7日,政府决定推迟10项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要求各地近期不要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明确规定不得歧视因"非典"被隔离治疗、留验和医学观察的人员,其工资、福利待遇由所属单位按出勤照发。
5月8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作为非典定点医院投入使用。

  5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将民工纳入防非典统一管理。同日,北京宣布,医务人员的非典感染比例已呈明显下降趋势:4月21日到5月1日,每天平均是15.81人;5月2日到5月8日,平均每天6.3人。北京非典病例呈大幅下降趋势。

  5月12日据WHO的报告,把SARS病毒传染给10人以上的病人被称为超级传播者。他们是老人、长期患病或是患了如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病人。

  5月1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解除隔离。

  5月1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数降至个位。

  5月21日,北京最后一名非典病例张某从北京地坛医院出院。截至5月23日,北京市747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隔离,北京地区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已经结束,非典传播链完全切断。

  5月26日,汇丰银行二十六日在北京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20万套"非典"防护服,支援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七个省市八十多家医院抗击"非典"。

  5月2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

  6月1日,卫生部宣布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撤消。

  6月10日,北京连续三天保持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既往确诊病例转为疑似病例数均为零的"四零"纪录。

  6月14日,WHO解除对河北、内蒙古、山西、天津的旅游警告。

  6月15日,中国内地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数均为零的"三零"纪录。

  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最后18名患者出院。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座全国最大的非典定点收治医院完成了从组建、运转到关闭的全过程,共有672名非典患者在这里获得救治,治愈率超过98.8%。

  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SARS溯源研究

  2016年,这种病毒的起源终于被找到。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专家,在我国云南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研究揭示了SARS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最开始,研究人员从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检测到了SARS冠状病毒。但进一步实验发现,果子狸虽然是直接传染源,但似乎并不是“始作俑者”。那么,这些致命的病毒究竟源自哪里?它的自然宿主到底是谁?有专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如果再找下一个动物,应该找哪一种动物?有专家就提出了,我们应该找蝙蝠。”对研究病毒的学者来说,蝙蝠地位特殊。在哺乳动物中,是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其种类占哺乳动物物种数的20%,在全世界分布范围广泛。蝙蝠也是许多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由于蝙蝠特殊的免疫系统,携带病毒却极少出现病症。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蝙蝠成为了上百种病毒的自然宿主。通过检测不同科属的408只蝙蝠进行抗体、核酸的监测,目标逐渐清晰,最终在菊头蝠身上找到了和SARS病毒相似的冠状病毒。这一发现刊载于当年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引发多方关注。但很快,质疑又来了。

  2011年,研究人员在云南的一个蝙蝠洞里,首次检测到了和SARS病毒更相近的SARS样冠状病毒“S基因”。2013年,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从样品中分离出第一株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的活病毒,更相近的“S基因”,让这株病毒能够使用和SARS病毒相同的受体,并能够感染人的细胞。它被以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英文简称命名“WIV1”,以彰显这一发现的重要价值。成功分离出“WIV1”,让全球科学家对SARS病毒起源的分歧、争论,变得“趋于一致”。这场持续多年的追捕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SARS冠状病毒起源于菊头蝠。经对比,蝙蝠洞中发现的SARS样冠状病毒,它们的各个基因和SARS病毒的最高相似度达到97%以上,属高度同源。从遗传学上,这意味着SARS病毒的最直接祖先来自这些蝙蝠病毒。

“非典”及传染性疾病日常防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吃药之前,做完扫除工作后,接触钱币后,沾染了脏东西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都要洗手。洗手不能“意思意思”,要用流动水冲洗,擦肥皂或洗手液。理论上,打两遍泡沫,可清除粘在手上的95%以上的细菌与病毒。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要重点“关照”。怀疑接触了污染物品的市民,可在洗手后用消毒水消毒。
2、戴口罩

  经常出入公共场合的人员,可带普通口罩(每个6—8层)两个,起过滤作用。口罩以罩住口、鼻和眼眶以下的大部分面积为宜,过大或过小,病菌、粉尘等易从口罩的边缘或鼻两侧的间隙中进入,影响过滤作用。此外,口罩本身的卫生尤为重要。两面不能交替使用,3—4小时更换一个,戴过的口罩应及时洗涤,用肥皂搓洗,洗净后挂在烈日下暴晒,不戴时叠好放入清洁的信封内,并将紧贴口鼻的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暴露在外。

3、常通风

  最有效防范“非典”及传染性疾病的是通风,保持空气对流,让病菌排出室外。能不开空调就尽量不开,一般居民家庭,每天早晨起来,晚上入睡前,都要作一次通风。让窗门大开20—30分钟,室内空气就能够完全对流。如果工作场所是较封闭的办公楼,也要定时开窗,随时留缝。在室内呆久后最好能出外呼吸新鲜空气。外出时不要“轧闹猛”,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出行交通工具,也尽量避免空气流通不良的交通工具。

4、勤消毒

  家庭成员较多,朋友来往比较频繁的家庭,可以对家具等进行消毒。消毒重点主要是公用器具,如洗脸盆、浴缸、门把手、电话等,家具表面、食餐具、衣被和毛巾等,也可进行消毒。目前市面上的消毒水,只要经过卫生防疫部门的认可,一般都有效。老人、儿童或消毒液过敏的人,最好在消毒时要离开室内。使用时,注意对眼睛与呼吸道的保护。家里一旦发生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时,要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

5、儿童要当心

  儿童预防“非典”及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是开窗通风。宁可让孩子多穿点衣服,也不要把窗关得死死的。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而要用纸巾或手帕挡住口鼻,不随地吐痰,避免经常用手揉眼、搓鼻、掏嘴,一定要勤洗手。增强体质是防病的关键。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节孩子的衣着,此外要让孩子吃好,保证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要锻炼好———让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商场等。若孩子体质确实较弱,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黄芪等中药,以增强体质。
家长要给孩子勤晒被子、勤换衣服,并要注意经常清洗孩子的玩具。如果感冒、发烧,最好能戴上厚一些的口罩,不要亲吻、搂抱孩子。平时家长还要仔细观察孩子,若发现孩子发烧、咳嗽,不要恐慌,要及时带孩子上医院看病。

6、吃药有讲究
经“上海市中医专家咨询组”研究,建议一般健康人群可服用中药处方“五味汤”预防“非典”及传染性疾病:具体为黄芪15克,白术10克,银花20克,防风10克,贯众12克,水煎代茶饮,连续服用2周。
出自于《丹溪心法》的中药方剂“玉屏风散”,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对体液和细胞免疫均有一定的作用,为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挑选一些中药,像银花、贯众、桑叶、野菊花、白茅根、玄参、连乔等,各选几味煎水,每天分次服用,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编辑:四川纵横六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