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08 19:22 来源:湖北省科协、武汉科技报
何德奎:数亿年前鱼类长有手指
新春佳节,餐桌上少不了鱼类,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青鱼、鲢鱼、草鱼、扁鱼,鲫鱼等都有圆形的鳞片,柔软的鳍。其实,古老鱼类不全是这样,它们甚至有着人类相似的手掌和指骨。春节期间,“荆楚科普大讲堂”系列讲座准时开讲!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何德奎带领我们走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过《探究古老鱼类的秘密》主题报告,解说古老鱼类的秘密。
什么是鱼?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运动,是脊索/脊椎动物。何德奎一一为大家介绍研究所收藏的标本,介绍每一个标本背后的故事。据悉,作为亚洲最大的淡水鱼类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收藏水生生物标本40万号;其中我国淡水鱼类1000余种,30万号,鱼类模式标本260种;产自国外34个国家和地区的鱼类标本600余种;藻类标本2万多号;以及部分水生无脊椎动物标本。
何德奎介绍,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随着大陆的变化,生物开始随着转移到不同的地方。后来,生物开始从水生向陆地发展。其中真掌鳍鱼是一种很“进步”的泥盆纪四足形态肉鳍鱼,它们基本还是鱼的样子,并没有四足,已经适应在较浅的水域中生活。而最近,科学家发现了希望螈,在用高精度CT扫描复原后发现,这种鱼既有发达的鳍条,也拥有明显的指骨。在鳍条包裹的胸鳍中,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肱骨(对应我们的大臂)、桡骨和尺骨(小臂)、腕骨(手腕)、掌骨(手掌),甚至还发现了两根明确的指骨,以及3根可能的指骨。
随着研究的深入,也许在未来我们还会找到更多的早期四足动物演化证据,帮助我们揭开四足动物起源的奥秘。
武汉科技报记者:张宇驰 丁莹 任文 陶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