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基础性源泉工程,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形成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局面,为江夏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江夏区已连续20余年被中国科协评为“科普示范县(市、区)”荣誉称号。

创新机制 形成工作合力
江夏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规划,把科普工作纳入区级绩效目标考核。全区13个街道、开发区管委会把“三长”纳入科协组织,成立了30余家企业科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了群团公益性岗位62个,各行政村、社区均配备了科普信息员。全区上下全力支持科普工作,科普氛围浓厚,形成上下联动的“大科普格局”
整合资源 增强科普实效
坚持“抓阵地、管长远”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宽科普服务渠道。一是科普信息化手段有效拓展。不断提升科普信息化服务水平,大力开发适于网络传播的优秀科普作品,积极开展线上科普活动,2022年江夏区全国科普日线上直播吸引市民线上观看达70万余人次。二是科技科普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组建了老专家服务团、乡村振兴工作站、科普惠农服务站、科技辅导站等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科普志愿服务队20个,吸纳了科技志愿者近2000人。三是重点人群科普活动丰富多彩。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各层次科普活动300余场次。江夏区科协连续多年被中国科协、湖北省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四是特色科技场馆共建共享。建有武汉纺织大学科普馆等11家特色科技场馆,支持中山舰等16个科普教育基地提档升级,形成了“点面开花、一馆一品、各具特色”的格局。
成效斐然 打造特色品牌
扎实开展各类科普服务,打造示范品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擦亮“科创强区”品牌。成立了“创新活区”工作专班,积极打造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厚植创新沃土、引进培养人才,2022年瑞科美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程时杰院士合作成立了“院士工作站”。二是突出“科普惠农”品牌。率先在全市建立了“江夏区科普惠农服务总站”,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和“科普村湾”8个,培育省、市、区科普示范单位、基地100余个,每年开展各类惠农培训500余场次。三是创新“科普研学”品牌。积极发挥区内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校外科普研学实践活动百余场次,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开辟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