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申明:本站为公益科普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布时间:2025-09-04 10:24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自带防晒的粉底可以代替防晒霜!”
防晒是一个很重要的护肤步骤,需要涂抹足量的防晒霜。不过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自带防晒的粉底液、隔离霜,很多人说用这些产品就不用再涂防晒霜了,很方便。
流言分析: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如果是高SPF值的防晒隔离,可以当成防晒霜使用,只是需要注意使用够量,并及时补涂。
而带防晒的粉底液、粉饼,只能做到低SPF值。在室内非靠窗的场景下,低SPF值的产品可以代替防晒霜,但在户外场景下,专业的防晒霜还是无法被替代的。
如今很多人都养成了良好的防晒护肤习惯,出门前会涂上防晒霜来抵挡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但有一些化妆品,虽然不是防晒霜,但也宣称具备了防护紫外线的能力,例如带有SPF值的粉底液、隔离霜等。它们可以替代防晒霜使用吗?
防晒隔离、防晒粉底是什么?
隔离霜是使用在底妆之前的保湿产品,帮助底妆更好地在面部铺展,减少卡粉、结块的可能。粉底、粉饼则可以视为底妆中的不同细分产品,根据肤质偏好和妆感的分别,各类底妆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喜好。
可以看出,这些产品本身并不是为了防晒而研发的。
具有防晒功能的隔离霜通常使用化学防晒剂实现防晒功能,而多数化学防晒剂需要额外的油脂来溶解,不可避免会影响隔离霜清透的肤感。而SPF值较高的隔离霜,已经可以视为具有保湿特性的防晒产品,仅仅是产品名称上有“隔离”两个字。也就是说,对于较高SPF值(如SPF50)的隔离霜来说,可以把它当成防晒霜使用,只是需要注意用够量和及时补涂。
粉底则更为复杂。粉底中使用的修饰性粉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反射紫外线的能力,这也是大多数粉底都能够测定SPF值的原因。如果是在室内非靠窗的位置工作,及时补涂带防晒的粉底,是可以代替防晒霜的,但如果是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带防晒的粉底则不能替代专业的防晒霜,而是要选择高SPF值的防晒霜。
要想防晒涂够量,多补涂
按照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测试 SPF 值的标准方法,需要在测试部位涂上2毫克/平方厘米的测试霜体。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你或许对这个数值没有概念。正常成年人的面部面积大约为360平方厘米—440平方厘米,也就是说,全脸需要用到0.72克—0.88克的防晒霜,才能达到产品标示的SPF值。加上暴露在日光中的脖子、耳后等部位,大约需要1克的霜体。这个用量可以简单理解为1元硬币大小的防晒霜。也就是说,一瓶30毫升的防晒霜,在1个月左右使用完是比较合理的用量。
而平时使用的粉底液,如果严格按照这个使用量来使用,会显得妆面非常不自然、假白。
另外,及时补涂也是保障防晒能力的重要方法。如果在白天户外,最好每两小时补涂一次标准用量的防晒霜,这也是粉底液等化妆品比较难以实现的使用方法。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用防晒粉底叠加防晒霜,两者合在一起符合一元硬币的规则,方法可行吗?
由于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试验方式验证这样的防晒方式的可行性,这样的叠加方式也只能谨慎参考,还是更推荐使用1元硬币标准用量的防晒霜。
所以,带有SPF值的粉底液、隔离霜等化妆品,还没有办法完全替代防晒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防晒手段。
防晒霜是必需的吗?
得益于越来越普及的防晒观念,现在也有更多的防晒用品进入了消费市场,例如防晒帽、防晒衣、防晒伞、墨镜等,它们也可以成为主要的防晒手段,尤其是在日常通勤、户外时间并不长的情况下。
很多人看过背部测试防晒霜的视频,出镜测试的博主会用黑色胶带在背部作为分区,最后往往发现,胶带遮住皮肤才是最有防护效果的。这也是防晒手段的选取原则之一:遮挡住紫外线,比防晒霜能提供的防护效果更直接、有效。
防晒霜、带防晒的化妆品只是一种防晒手段,你完全可以在众多方法当中灵活选择舒适又兼顾防晒效果的方法,不必纠结在粉底液和防晒霜之间二选一。
照“谣”镜
这类谣言往往夸大效果,混淆“成分存在”与“功能达标”的逻辑,将防晒粉底的修饰作用与专业防晒混淆,忽略其用量和均匀度限制,利用“便捷性”心理制造需求替代。
面对这类谣言,要警惕一些绝对化、便捷性的说法,建立起用够量、及时补涂的防晒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