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是新中国初创时期仅有的两所高等地质院校之一。波澜壮阔的学校发展史上,镌刻着中国地质科学家群体的闪光精神与足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史馆位于学校南望山校区,建筑面积5400㎡,展线长达722米,馆藏史料照片、书信手稿、证章教具、科研模型等实物展品2696件,多媒体互动设备22处,浮雕、油画、场景复原等艺术展品23处。场馆以一流的展陈设施、生动的展陈呈现、丰富的宣教活动和完善的工作制度,大力弘扬“爱国奉献、艰苦朴素、求是创新、勇攀高峰、知行合一”的地质科学家精神,2023年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校史馆将地质科学家精神教育作为校史教育的核心与精髓。馆内设“大师风范照汗青”展厅,生动鲜活地展示了以冯景兰、袁见齐、尹赞勋等70多位院士,和以袁复礼、张席禔、潘钟祥等19位创校学术元勋为代表的学术大师,及全校二三级教授的珍贵图文实物和影像资料,展有着名爱国地质教育家袁复礼教授西北科考时期的科研手稿,“大地的女儿”池际尚院士亲自为学生授课使用的显微镜等重量级史料,并以巨幅原创油画描绘地质科学家群体的光辉形象。同时,馆内设学校编年史、“攀峰登极印卓越”、“星河灿烂暖苍穹”等展厅集群,全面展示中国地质大学七十余载办学治校史,突出表现建校以来几代科学家秉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致力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史诗,讲述这一群体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奋进故事,以期致敬前辈、砥砺同辈、启迪后人。
校史馆积极开展地质科学家精神研究与宣教活动。场馆主动向校内外开放,拥有由大学生、在校教职工和离退休校史专家构成的志愿讲解队伍,为小初高青少年研学团、师生校友、社会单位等大批参观群体提供讲解服务;打造网站、微信等线上传播平台矩阵,积极建设数字校史馆;策划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出版《百年党史中的地大红色故事》《中国地质大学登山图史》等科学家精神读本,迄今已对65位院士老教授进行口述史采集;组织学生社团“追溯科学家精神”实践活动,展播《大地之光》《雪莲花开》等以地质科学家为原型的艺术作品等。此外,校史馆汇聚学校主题教育成果,展示“名师面对面”、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等活动,助力学校建立起以校史馆为核心、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一元多极”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格局。
基地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夏季 8:30——17:30 冬季 8:30——17:00)
周一、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闭馆
咨询方式:027-67886252
网 址:https://xsg.cug.edu.cn/
微信公众号:南望兰台(微信号cugd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