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5 11:08 来源:荆楚网
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此病后,老年人的身体面临着很大危险,所以,老年人应学会用正确的运动方法来预防中风。
从中医来讲,中风先兆属于上实下虚证,机体的气血调和能力差、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聚集在头面部,就会出现头闷头胀、耳鸣、舌根不利落等;血液主要停留在上部,那下部就没有足够的血液去营养濡润,就会有走路如踩棉花、偏身肢体麻木等症状出现。那为什么老年人会出现这种上实下虚证呢?
根本原因是肝肾阴虚,中医中肝肾属下焦,一方面,肝肾阴虚,不能润泽肝木,肝风不能被抗制,就会循经上扰,鼓动上部阳气,导致上部气血过分活跃;另一方面,下焦肝肾阴虚,不能支持下部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导致下部表现出一派“虚”象。 怎么知道是不是上实下虚呢?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一方面我们可以看面色,面色红赤是上实的直接表现;另一方面,双腿无力,感觉行走在棉花上,这是下虚的最主要症状。我们可以根据这两点来自我判断。
中医认为,秋末,特别是在霜降之后,天气由凉转寒,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还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体内儿茶酚胺等化学介质分泌增加,血液黏稠度加大,血凝时间缩短,进一步促使血压的增高和血栓的形成。再加上中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
当然,出现中风先兆,最保险的方法还是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另外,对于想预防中风的朋友们或是心血管本身不太好的朋友,大家可以试着做一套手指操。因为手指和大脑的血管、神经多是相通的,活动手指能够帮助我们预防中风先兆。所以当老年人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注意会不会发生中风的情形了。
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中风的先兆主要有:
1、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2、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精神改变: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3、流鼻血:中老年人鼻出血症状可能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
4、视物昏黑: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是,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5、当老人无缘无故摔倒时,应该引起注意。这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硬化,血液无法流向大脑,导致脑缺血,导致运动神经系统衰竭。
6、说话吐字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那么在冬季如何预防老年人中风呢?
重视会诱发中风的疾病
据临床医学资料显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是引起中风的根源。约90%以上的中风病人患有高血压。因此,重视上述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的防治,能降低中风的发病率50%以上。一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须随时注意病情变化。预防中风,可在医师的指导下可选择服用具有活血通脉、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中药,如血塞(栓)通(含三七)、银杏叶滴丸、川芎嗪片、复发丹参片(滴丸)等类制剂。而此类疾病患者除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的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重视防寒保暖,避免情绪波动,防止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戒除烟酒,防止肥胖。
注意中风征兆
中风发病前,其实细心观察,还是有迹可循的,如能识别这些信号,及时防治,会大大减少中风的危害性,甚至可以避免发病。据临床医学统计,70%的病人发病前或多或少会出现突然眩晕或头痛加剧;视力模糊或失明;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没精神、频繁打哈欠或恶心呕吐;性格突变,智力下降,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原因不明的嗜睡等。这些都是中风的征兆,但大多人因不了解而被疏忽。因此,一旦出现这些征兆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学好家庭急救和护理
中风一般发病于家中。因此,一旦发现中风征兆,应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冷静,不要紧张、恐惧,就近就医,尽量减少搬动。必须搬运时,头部和颈部应减少晃动,头应偏向一侧,以免突然呕吐引起窒息。有些人听说每年季节转换时输液通血管可以预防脑中风就去小诊所输液,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正确的做法是对于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栓塞、血栓形成的急性期等应去就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选择哪些药物静脉点滴常用的药物包含有稀释血液、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溶栓等。输液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除急性期外预防给药尽量选择口服途径保证用药安全。输液治疗选择不当可能影响心、肾功能。
目前已入11月,天气转凉,我们正逐步进入中风高发季节,大家需多观察自己的身体或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做好日常保养措施,同时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