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江城科普快车“中国科技科普成就”专列地铁1、2号线开跑
7月1日下午,由武汉市科协、武汉地铁集团主办,武汉科学技术馆、武汉市科协宣教中心、武汉科技报社承办的主题为“创新百年科技 点亮幸福生活”的江城科普快车“中国科技科普成就”专列在地铁1号线、2号线同时开跑,乘客走进车厢仿佛置身于一个科技创新史展览,连赞这是一趟“宝藏列车”!
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武汉地铁集团综合开发事业总部党委书记孙长洪,武汉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刘青,武汉科技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吴建国等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武汉科技报社长、总编辑陈海涛主持。
陈海涛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武汉市科协及其直属单位,武汉科技馆、武汉科技报策划组织了系列活动,如首届湖北·武汉科普之夜、送“新中国科技成就”进社区、学校、机关的“三送三进”活动、“武汉科技成就科普展”等,本次活动是武汉科技馆“科技成就科普展”的扩大和延伸,希望通过活动号召全社会燃起奋斗理想。
刘青致辞表示,百年华诞,百年科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江城科普快车“中国科技科普成就”专列的启动对武汉人民意义重大,专列将我国百年来的科技成就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科普展示,让广大市民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提升公众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自信心、民族复兴的自豪感及幸福生活的认同感。
张若光表示,专列采用线上线下的互动形式,生动展示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吸引公众了解新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共享科技发展成就,让大家通过回顾党领导下的科技创新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和肩负的新使命新任务,发挥科协开放型组织的联系优势,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
随后,张若光宣布江城科普快车“中国科技科普成就”专列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后,出席嘉宾一同上车体验。
记者登车看到,本次江城科普快车“中国科技科普成就”专列主体内容部分分为“新中国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展”和“湖北武汉地区科技贡献”两大部分,生动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从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到卓绝探索取得的辉煌成就。
武汉纺织大学研制的“织物版”汉产国旗飞上月球、武汉大学药学院与湖北荆州能特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颠覆了国外垄断化学全合成技术……记者在地铁1号线专列的4号车厢里看到,车厢里运用图文搭配的方式,生动详细地介绍了武汉在新中国科技成就中所贡献的力量,涉及航天、光纤、通信、医药等多个领域,英雄之城武汉,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光辉历程中贡献着不可磨灭的力量。
与此同时,两列科普快车同时还以“有奖竞答”的形式呼应本期主题,乘客坐车时还可以扫码“湖北科普网”、“武汉科协”、“科技大武汉”等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进入“江城科普快车”微网站,参与科普知识竞答,并有机会抽取红包,让市民在乘车时积极参与互动,感受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科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性突破。
现场直击》》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江汉大学陈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乘坐江城科普快车“中国科技科普成就”专列,了解在党领导下的百年科技重大发展成就、硬核实力,在一件件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件中,真真切切地看到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百折不挠、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立志在建设科技强国中贡献自己力量,在科研工作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一直在现场拿着自拍杆拍摄专列启动仪式的王奶奶有着55年的党龄,她告诉记者,自已有摄影的习惯,今天偶然碰到本次活动,并登上江城科普快车“中国科技科普成就”专列参观,心情很激动,她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话语间充满着对党的感恩之情,特别看到科普专列上的“科技成就”,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希望有更多的科普知识以这样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你看,车厢刊登的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就是我们安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主研发的。作为安徽人我很骄傲!”三阳路上车的62岁谭振国告诉记者,他是一名老党员,“1978年我就入党了!”他认为江城科普快车“中国科技科普成就”专列设计非常好,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让大家在坐地铁的时候能了解我国在科研、科教等方面的重大科技成果,了解奋斗在科技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郑莉莉 张宇驰 盛甜 丁莹 陈映琦
摄影:刘炼 肖凯
视频: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