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科普工作站 科学大观园 科普100问 科普大讲堂 科普游楚天 健康咨询吧 科学竞技场 科普微直播 科学辨真伪 应急科普
当前位置:科普湖北云 > 科普100问

什么是“秋老虎”?“秋老虎”的成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11-05 11:59 来源:荆楚网

  “秋老虎”是对立秋或处暑节气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结束。“秋老虎”是一种民间说法,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对于南方来说,即便处暑以后,还是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多在国庆节前后入秋,因此“秋老虎”严格来说,应该还是“夏老虎”。  

  秋老虎形成原因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  

  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刚刚立秋。“秋”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入秋后雨水日渐减少,空气湿度降至低于人们生活所需限度(相对湿度70%)以下,因而天气干燥,草木渐枯,人自感燥。因燥伤津,伤津而见燥症。燥是秋的主气,属阳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秋老虎(深秋)。  

  秋老虎季节的饮食注意事项  

  立秋后“秋老虎”肆虐,此时既要祛暑清热,又要滋阴润燥。一方面,立秋后暑热未消,过多温热补养的东西还吃不下去。另一方面,如果还像夏季一样多吃瓜果等寒凉饮食,又容易拉肚子伤身。因此,初秋的饮食很有讲究。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关于“秋老虎”的古诗词,看看古人笔下的“秋老虎”是什么样的吧:  

  秋老虎古诗词  

《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唐代:姚合  

  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  

  惊飙坠邻果,暴雨落江鱼。  
《汾上惊秋》唐代: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残叶》宋代:李觏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秋夜》宋代: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新秋晚眺》清代:德隐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  

  遥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绝。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末伏日五更小凉》宋代: 张耒  

  幽人短梦不终宵,起步星河望泬寥。  

  缺月低檐鸡一唱,露华秋色满芭蕉。  


 

编辑:四川纵横六合
友情链接

鄂ICP备1300506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