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科普工作站 科学大观园 科普100问 科普大讲堂 科普游楚天 健康咨询吧 科学竞技场 科普微直播 科学辨真伪 应急科普
当前位置:科普湖北云 > 科普100问

机器人教育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12-22 14:48 来源:荆楚网

  目前,很多国家已将机器人教育列为学校的科技教育课程,我国也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将其纳入了中小学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之中。随着机器人教育活动的不断普及,也让人们有了更多思考:机器人教育到底是什么?

  机器人教育是以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学生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

  机器人教育主要分成工程、逻辑、创新三个思维开发模式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发工程思维、学习机械结构;第二个阶段学习编程,也就是发展逻辑思维;第三个阶段则是在兼备工程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开发创新思维,也就是倡导学生挥发自如,可以创造世界。

  也有人认为机器人教育是教人如何利用机器解决人的问题,他们称机器人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可能让孩子真的像科学家一样发明一个机器人。实际上,机器人教育是教人们如何利用机器解决人的问题。或者说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跟机器相处,并运用机器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随着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未来很多基本工作将会被机器替代,社会正在进入人机共融的新时代。随着编程思维作为未来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机器人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可以尽早地接触和了解,并学习如何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什么是机器人教育,有人认为,机器人教育重在思维培养:机器人教育更多的是采用引导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想法。重在培养人的思维、思考以及动手能力,实际上是解决一个人怎么样面对他未来的人生,机器人教育课程也遵循着这个理念去设计。 在这个环节机器人、软件编程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让学生掌握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机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

  机器人教育让孩子从小感受机器之美,感悟其背后的规律之美、次序之美,可以说,机器人教育是目前最好的科学思维培养平台。当前,国外机器人教育普及比较早,启蒙知识一般在电影,动画片以及电脑游戏中会大量出现,机器人教育系统很成熟,中国机器人教育现在处于发展期,发展速度很快,家长对机器人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攀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机器人教育与日常教育区别有哪些呢?机器人教育是学科教育成绩的一个综合体,我们以往很多学生看似读了很多书,但是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去运用,这不是说学生没有学会,而是无法实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用”。其实不是没用,而是我们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机器人教育就是给了这样一个平台,一个数学或是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很难做出一个非常棒的机器人,反之亦然。而科学本就源自实践,无法实践的学习,是无法培养科学思维的。机器人教育恰恰就是现在最好的科学思维培养平台。  

  目前,对于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不过是工具而已。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已经暴露出中国教育体制的许多问题,未来经济发展将依靠创新驱动,而机器人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通过机器人、编程等方式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才是机器人教育的本来的意义。

编辑:四川纵横六合
友情链接

鄂ICP备13005063号-4